- 李庆;王玉涛;宁明晓;
虾、蟹类水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传统的营养分析局限于单一成分的检测,难以全面反映整体营养特性。代谢组学是研究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技术手段全面分析虾、蟹体内的代谢物组成,为水产品营养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探讨了代谢组学在虾、蟹类水产品营养品质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虾、蟹品质检测和分析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2025年06期 No.378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璐瑶;南海林;曲疆奇;张清靖;
菌藻共生固定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处理方法,能有效处理养殖尾水中氮、磷含量超标的问题,具有开发前景。此技术以菌藻共生系统为核心,通过固定化技术实现对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本文综述了常见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菌藻共生体系、菌藻共生固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菌藻共生固定化技术研究方向及重点。
2025年06期 No.37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赵珏琪;
《梁其锐更路簿》“东海往北海更路”和“上东头线更路”两个篇章记载了154条南沙更路,其中可分为三类:衔接西沙与南沙群岛的更路4条,南沙群岛各岛礁之间的更路149条,从南沙群岛前往海外的更路1条。本研究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通过版本比对、文献佐证的方法考释其中的疑难更路,并探讨第二类更路的东、西、南三条作业线路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梁其锐更路簿》中的南沙更路结构完整、类别清晰、功能全面,以五大环礁为中心,形成了三层功能网络。依托这些更路,海南渔民实现了对南沙群岛渔业资源的持续开发,并将“渔业生产”与“内外贸易”串联为一体。
2025年06期 No.378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兴亮;
渤海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由于经济发展,在渤海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过度捕捞、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等不足之处。本文通过了解渤海海洋生物资源现状以及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了我国对渤海地区生物资源保护制度不足之处的完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海洋环境和生物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实现渤海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No.37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董纹妤;
海洋渔业是我国海洋经济中发展较早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近年来,在政策和科技的双重赋能下,加之人们对海产品需求的增长,我国近海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成为全球渔业生产的重要力量。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海洋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不断显现,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威胁,阻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在保障近海水产养殖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海洋渔业环境。
2025年06期 No.378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周东凯;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海洋强国战略需要新质生产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研究认为,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是提升创新驱动力、市场规模驱动力和制度驱动力,需依托全行业力量,超前布局,开发建设南海渔业养殖基地,建设中西部人工海水养殖基地等,加强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进传统渔业生产能力提质升级。
2025年06期 No.378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刘艳红;唐元桂;胡彬;
全球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迫切需求,推动着渔业生产模式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本文围绕生态渔业的养殖生产模式与发展路径进行探析。研究背景在于随着渔业资源的日益紧张,生态渔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渔业发展模式备受关注。研究内容涵盖了生态渔业的概念、现实意义及其养殖生产模式,包括渔牧结合型、渔种结合型和渔牧种复合型等。同时,探索了生态渔业的发展路径,如科学规划生态养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等。结论认为,生态渔业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渔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重要途径。
2025年06期 No.378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